浙江股票配资平台 只要我在,阵地就在,抗美援朝特等功臣逝世!上甘岭歼敌百余人!_敌人_部队_爆破筒
文|徐 来浙江股票配资平台
编辑|徐 来
文|徐 来
编辑|徐 来
《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》
2025年6月28日,四川内江传来消息,一个上甘岭的“活烈士”走了。
蒋永德,96岁,特等功臣。
上甘岭打得最狠那段,他人还在,阵地就没丢过。
这人一辈子没讲过自己是英雄,资料一翻,才知道够格进教科书。
展开剩余89%内江老兵,曾是重庆城头爆破手
1949年,解放重庆的时候,内江有一批青年被部队带走,分批编入第12军。
蒋永德在那时候参军,年仅19岁。
那时没人知道他能走到哪,只看出个头结实,走起路来不喘气。
部队打成都,他是担架队,跟着冲,子弹从耳边擦过去,后面炸弹炸起的土糊满头,他也没趴下。
后来调到第92团当战士,入伍三年没请过假,什么苦活累活都抢着干。
成渝铁路修通,他挖过洞,搬过石头,副连长说他:“人靠谱,劲大,不怕死。”
1951年3月,部队要出国,蒋永德所在的第92团编进了赴朝部队名单,没动员,也没人犹豫,临走前家书都写好了:不回来也是应该的。
志愿军过江,白天不能动,只能晚上走,到了朝鲜,冻脚的、拉肚子的都有,没一个人掉队。
打金城阻击战那天夜里,四连七班接到任务去封敌人退路,蒋永德带两个兵爬山崖,踩着冰窝子滑下去两次,还得往回爬。
到了第五次战役,敌人疯狂反扑,空中炸,地上推,92团堵在中间,一顶就两天。
蒋永德亲手炸过敌人机枪窝,用的是缴获的手榴弹。
听声辨位,一下就扔中,爆了以后,敌人哀号半天,没人敢再探头。
有人受伤,他往后拖,拖一米被打回来,再拖一米,前线没地儿蹲,他就趴地上吃罐头,子弹飞过去,他眼睛都不眨一下。
营里点人表功,班长说蒋永德干的多,可他没吭声
。后来才发现,三次战斗下来,他一个人炸了五个工事、拉回三个伤员、立了三次战功,算下来够给一个排记集体三等功。
部队问他怕不怕死,他说:“活着是任务,死了是完成任务。”
上甘岭,黑土崖上的“半截人”
1952年10月14日,上甘岭打响,蒋永德那时候是7班副班长,守在537.7高地侧翼的地堡里。
那块阵地,被敌人锁定了六天,每天上午炮轰一小时,下午步兵冲锋,晚上再炸一轮。
地堡塌了一半,工事口子露出半截人,蒋永德趴在塌方里,左边炸掉,右边有人喊救命,他没动,一直守着冲锋道。
等到夜里,敌人第六次冲上来,他摸了手雷、点火,等影子晃动才扔出去,连着爆仨。
炸塌的地方变成血沟,蒋永德就趴在血沟边,撑到天亮。
两天不吃饭,靠嚼冻土解渴,子弹从后脑皮擦过去,他脑袋包着纱布还能点数,“这波来了12个。”边说边举枪打。
那阵地其实早该弃了,指挥部让后撤,他没回,说了句:“只要我在,阵地就在。”
指挥员一听这话,把电台摁了,“你说得对,再撑一晚。”
再撑那晚,他又干了一件事。
敌人扔过来的爆破筒没炸响,他爬出去,把线拔了回来,再扔过去,炸塌对面地堡口,炸死七八个。
这一仗,蒋永德一个人炸了俩暗堡、灭了三个冲锋小组、带伤干掉百余人。
炮击结束后,侦察员过来看现场,全是肉沫混着泥,唯独一个人坐着靠墙睡着了,就是蒋永德。
总部记“特等功”,团里给他“二级爆破英雄”,朝鲜方面给了他“一级国旗勋章”。
采访那天,他一句话也不说,连手都没抬。
衣服是破的,腰带打了三个结,子弹壳藏在胸口口袋里,别人戴奖章,他只挂团里发的一个布条。
国庆阅兵台下的英雄,没有穿皮鞋
1953年9月,部队回国,志愿军总部安排功臣代表进京,参加新中国四周年国庆典礼。
那年,北京街头人头攒动,广场两侧插满红旗,领队在布置队形时问,有没有从上甘岭回来的,蒋永德被点了名,排在12军的前面。
台下人看见他,穿的是军绿色旧单裤,鞋是军工厂发的布鞋,鞋底烂了个洞,他拿电线缠了一圈圈绑住,仍然笔直站在那。
有人提醒换双鞋,他说:“能穿就行。”
一排排士兵立在雨中不动,蒋永德脖子上还缠着,当年伤口留下的绷带。
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,那一刻,整个广场沸腾,军功章戴满胸口的战士不少,可真正“没倒过”的,只剩他这种人。
回到92团,部队整训期间,有人调他去讲课,说是“爆破课代表”,他摆摆手:“我不识几个字,打仗的时候也没人教我怎么炸。”
指导员不服气,把他拉去上课,一讲就是四十分钟,全场没人插话。
他说暗堡怎么识别、障碍怎么摸、爆破顺序怎么排,全是当年爬出来的经验。
讲完后,把那套教材一丢:“你们写的东西没味,我是活着才讲得出这些。”
半年后,军区把他的材料送上去,说让他提干。
他签了字,材料回来时打了红印,却被他塞进箱子底下。
副营长问他为啥不提干,他说:“我这个人不适合带人,容易发火。”
那时候,没人敢质疑这话,他上战场时候发的火,全靠一股劲撑起来,炸弹下去的瞬间,别人蹲下,他是往上冲的。
“上甘岭老兵”木牌
2025年6月28日凌晨,四川内江一间老式院落亮着灯。
蒋永德病重多日,终究没挺过去,终年96岁,没开追悼会,没请媒体,没摆花圈。
消息传出来,很多人找上门想采访,家属婉拒。
有人想拍纪录片,说他是“最后一批在上甘岭参战并立功的在世士兵”,被他孙子拦住,说:“他活着不让拍,走了也别拍。”
内江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去吊唁,门口挂着国旗和照片,没有遗像。
志愿军战史资料中写明:上甘岭战役,全战役期间中国志愿军共投入兵力1.2万余人,阵亡高达数千人,蒋永德所在的阵地被敌军攻击次数最多,持续时间最长。
而他一人坚守位置,在第3至第8天的战斗中连续作战无换岗。
光这一点,就能上军史专题。
蒋永德没留任何遗嘱,也没交代骨灰去哪,家人按他生前习惯,把骨灰撒在了他院子边的菜地里。
种的是他自己爱吃的辣椒和豇豆,每年四月播种,六月能吃。
生前曾有地方想给他安国家烈士墓,他婉拒了,说自己命硬,活下来了,不配和那些真烈士挤一块。
文件里写得明白:特等功臣、二级爆破英雄、一级国旗勋章获得者,符合安葬条件,但他不愿。
邻居老太太说,他活到90多岁还每天清早扫地、晒被子、擦鞋,从来没说过自己是英雄,只说是个老兵。
单位来人慰问,他不接红包,塞回去。说国家已经给了我命,不能再拿钱。
有人问他活得值不值?
孙女替他说了句:“爷爷从不说自己值不值浙江股票配资平台,只说自己是‘没掉过链子的人’。”
发布于:福建省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