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联华证券配资 炒股杠杆配资平台 十大炒股杠杆配资平台
  • 首页
  • 联华证券配资
  • 炒股杠杆配资平台
  • 十大炒股杠杆配资平台
  • 炒股杠杆配资平台

    你的位置:联华证券配资_炒股杠杆配资平台_十大炒股杠杆配资平台 > 炒股杠杆配资平台 > 互联网炒股配资网站 又一个大佬跑路! 卷走30亿, 掏空上市公司, 6万人巨亏78亿!

    互联网炒股配资网站 又一个大佬跑路! 卷走30亿, 掏空上市公司, 6万人巨亏78亿!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6 21:15    点击次数:202

    互联网炒股配资网站 又一个大佬跑路! 卷走30亿, 掏空上市公司, 6万人巨亏78亿!

    资本是个江湖互联网炒股配资网站,从零奋斗成翻手为云的大佬并不少见,可有这样一个人,他十年创业三次,凭借一手“资本掏空术”,竟然空手套白狼控制了2家上市公司。

    而在他的这通操作下,直接造成了A股市场的“惨案”。

    将近6万人“血本无归”,75亿全部打了水漂。

    可他本人却在事后,带着30亿,挥一挥衣袖跑路了!

    到底是什么,让昔日的商业奇才走上这种不归路?

    徐茂栋的第一桶金

    故事要从1994年讲起,那一年,年轻的徐茂栋在山东日照干着“铁饭碗”工作。

    他却看不起那份安稳——“一眼看到头的生活没意思。”

    于是他辞职做了件大胆的事:开超市。

    这年头开超市不稀奇,但在那个年代,他敢把超市开到凌晨两点,还搞了买一送一、积分卡这些“新鲜玩意儿”。

    结果生意出奇地好,一干就是三年,赚了人生第一桶金。

    后来他又搞起了短信广告,赶上移动互联网前夜的风口,把一家广告公司卖给分众传媒,净赚3000万美元。圈内人说,这哥们“点子多、动作快、眼光毒”。

    没人知道,他接下来要干的,是把“资本运作”玩成一门技术活。

    玩转资本市场

    2009年徐茂栋创立“星河互联”——一边模仿硅谷孵化器,一边套用风口项目。

    接着他又盯上了团购这门热生意,投资窝窝团,杀进了“千团大战”,一度在广告里喊出“全国第一团”的口号。

    但现实打了脸,窝窝团虽然上了纳斯达克,但上市当天破发,募资连别人零头都不如,热闹没过两年就凉了。

    这场败仗要是放在别人身上,那估计就要心灰意冷,准备收拾东西打道回府了。

    可徐茂栋却不是一般人,这场败仗让他意识到一个“捷径”,那就是做实业太慢,烧钱又累,不如直接控盘上市公司,借壳搞运作、空手套白狼,省时省力、来钱快。

    别人搞项目,那他就去搞资本!

    天马股份的悲剧

    2016年徐茂栋盯上了天马股份,一家主营电机的老牌上市公司,资产不多,壳却不错。

    他说想“赋能产业升级”,其实是给自己搭建提款平台。

    而收购的方式也非常别出心裁,他拿信托贷款搞杠杆,15亿元收购资金,连一半都是上市公司自己出的——通过担保、过桥融资、内部借款搞定。

    换句话说,他当上了老板,但没怎么花自己的钱。

    接着,熟悉的一套动作开始上演,公司账上钱不多了?那让上市公司“借”几亿给他的关联企业。

    要是公司的资产不够值钱,那他就从自己名下的公司高价收购些“科技概念”项目,十几亿买过来,但实际上一分钱不值。

    这么操作要是被股东发现怎么办?那就在财报里藏一藏,公告晚发几天,担保事项绕过公告程序就行了。

    这些账,在股民眼里看不出来,但其实里面的资金早就被他掏空了。

    2017年,公司账上还剩几千万现金,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。

    而在徐茂栋那边,账面上已经多了近30亿元的流动资产转移。

    有员工回忆,公司当时“看起来光鲜,其实已经是空壳”。

    股民血本无归

    2017年底,天马股份突然连续30个跌停,直接把市值砸没了78亿元,6万名中小股东眼睁睁看着账户里的数字归零。

    投资论坛炸锅了,股民在股吧里刷屏:“谁来救救我们?”、“徐茂栋还我们血汗钱!”

    但他已经消失了。

    根据媒体披露,早在公司开始暴雷前,徐茂栋已经悄悄出境,去往美国定居,音讯全无。

    从那之后,A股诞生了一个专属术语——“徐氏收割法”:控股上市公司,借壳融资,资产腾挪,掏空跑路。

    2019年证监会终于给出“处理结果”:罚款90万元,终身市场禁入。

    可对于那6万名股东来说,失去的血汗钱可都是实打实的,到最后连一声“对不起”都没人说。

    钱在海外,信托穿了几层壳,维权之路几乎没有胜算。

    有人问徐茂栋这人到底是天才,还是骗子?

    这其实很难说清,因为从创业能力来看,他确实是个人才——看得准、跑得快、善于捕风口。

    可从结果看,他却将一家好端端的上市公司玩成了地雷场,把6万人送进了亏损深渊。

   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,他并非一夜暴富的幸运儿,而是制度漏洞的“优秀玩家”。

    但其实徐茂栋不是第一个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
    在A股,还有很多“董事长”在打着“科技转型”、“产业融合”的旗号搞运作,本质却是套现走人。

    而一次次的暴雷之后,吃亏的永远是看公告买入的普通投资者。

    新浪财经《A股极致“掏空术”:借15亿元买壳 把公司当提款机》

    新京报《徐茂栋掏空*ST天马手段曝光,财务总监称被胁迫》

    互联网炒股配资网站